检疫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二类传染病
发病历史 此病在多数国家发生,尤其在美国,欧洲与澳大利亚等高密度地区广泛流行,中国已有发生,并且有发展的趋势。
病源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yirus)
流行病学特点 鸡是ILT感染的主要自然宿主,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特征症状只有在成年鸡中才能观察到。野鸡、孔雀和幼火鸡也可感染。其他禽类有抵抗力。 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约有2%康复鸡可带毒,时间可长达2年),是主要传染,经上呼吸道和眼内感染,人工感染以气管内接种或喷雾方法,可使30日龄的雏鸡在3-10天内发病。使用被污染的设施与垫料能引起机械性传播,目前尚未证实蛋内或蛋壳上病毒能经蛋传递,在37℃条件下24小时内可灭活ILT。 本病在易感鸡群中传播迅速,通常在自然感染后6-12天出现症状,气管内感染的潜伏期为2-4天。感染率90%-100%,病死率5%-70%,平均在10%-20%,耐过本病的鸡具有长期免疫力。
症状 病鸡的突出症状就是喘气和咳嗽,常呈伏卧姿势。病重者头颈卷缩,眼全闭,每次呼吸,突然向上向前伸头张口,呼吸时伴有罗音和喘呜声。常有痉挛性咳嗽,咳出带血的粘液或血凝块。检查喉部,可见粘膜上附着有黄色或带血的浓稠粘液或豆渣样物质。部分病例有鼻炎和眼结膜炎,重者眶下窦肿胀,持续性地呈现鼻腔分泌物增多和出血性眼结膜炎。体弱,产蛋下降。 病程随病变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异,一般为10-14天内康复,但有报道,康复期极限为1-4周。
致病原因 喉部和气管粘膜充血和出血,部分或全部充满粘液,并混杂有凝血块,严重时可在气管内形成管柱状血凝块堵塞气管。有些病例渗出液出现于气管下部,使炎症扩散到支气管、肺和气囊,较轻的病例,只出现眼结膜和眶下窦上皮水肿和充血。 镜检可见喉头和气管粘膜下水肿,组织浸润,肿胀,由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细胞破坏引起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分离,继而引起出血。 ILT病毒的自然侵入门户是上呼吸道和眼。当病毒感染鸡的上呼吸道后,病毒进行大量的复制。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并明显地通过胞饮作用进入细胞,囊膜与衣壳被宿主酶破坏,释放出DNA,并迁移至细胞核。若完整的核衣壳迁移时要穿过细胞膜的核膜,核膜形成了病毒的囊膜。在胞浆中,带囊膜的病毒粒子聚集于空泡膜内,含病毒粒子的空泡移至胞浆膜,将此膜破坏后在细胞表面释放出病毒,天然宿主的气管中有较高浓度的ILT病毒。离开细胞的病毒通过直接传递再进入相邻的细胞,已至组织器官发生病变。
检疫方法 尽管ILT某些急性症状是特征的,但许多症状与禽的其他呼吸道疾病相似,单纯的观察症状与病变不能作出可靠的诊断,有待经实验室方法证实。 具有典型的咳嗽、咳血以及高死亡率的急性病例可迅速确诊为ILT。本病的其他类型,要作进一步的证实,鸡胚接种、易感鸡的气管与眶下窦接种以及细胞培养接种,均能从气管和肺部组织中分离到病毒。 经姬姆萨染色的气管和结合膜的刮下物,渗出物的涂片,证实有否核内包涵体存在,也是诊断ILT病毒的依据。只有在发病的早期(1-5天)才能经常观察到包涵体。使用低pH固定剂在证实包涵体的诊断中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