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气温、水温处于上升时期,但由于天气、水温变化较大、雨水多等因素对进入夏季的河蟹养殖生产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针对目前的病害监测结果及以往的经验提出几个病害的防控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关注天气水温变化
近期气温变化剧烈,降雨引起水温、pH变化和溶氧不足等现象,建议养殖户适时开启增氧设备,选择合适的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以缓解水生动物的应激反应,同时,可以通过拌饲投喂免疫增强剂等提高虾蟹体质,增强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力,防止致病菌的侵袭。
预防各时期病原
主要是由固着类纤毛虫引起,如钟虫,聚缩虫等。育苗期的主要病原是钟形虫和聚缩虫,在4月~5月发病;养成期间则主要是聚缩虫,7月~9月高温季节流行。病蟹体表、附肢及鳃出现棕黄色或浅绿色絮状物,行动迟缓,不吃食或因蜕壳困难而死亡。该病多发生在有机质含量过高、无水生植物和攀附物的蟹池,死亡率较高。
防治方法:
(1)通过适量施肥(建议用氨基酸有机肥),可以增加水体生物量,增强水草的生长能力,调节水体透明度(30公分~50公分以上),提高池塘的自净能力。
(2)可以使用一些杀虫剂,例如硫酸铜、硫酸锌等,如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锌2克~3克,水体肥度大可加大用量,建议使用纤虫净或纤虫速净全池泼洒。但要注意,使用杀虫剂后,一定要使用微生物制剂等及时解毒,以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
蜕壳不遂
引起河蟹蜕壳不遂的原因很多,如水绵、纤毛虫寄生,水质污染,无良好的隐蔽、攀附物,营养不良、蟹体消瘦等。
防治方法:
(1)营造良好的池塘环境,保持水质的清鲜。
(2)投喂适口、营养全面的饲料,脱壳前10天适当降低饲料的动物性饲料含量,脱壳后10天增加动物性饲料(60%),以新鲜小杂鱼为主。
(3)饲料中添加3%脱壳素和1%维生素C以及1%葡萄糖,连喂7天。
相关阅读:
本站新闻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如果转载本站原创内容而不填写内容原始出处的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我们将对您的侵权行为保留起诉权,产生的任何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后果请自负,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也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
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新闻内容原始出处,中国海洋食品网()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下一篇:水产养殖病害生态防治的六个方面